关于中风的这些误区,了解一下
误区1:发病突然 无法预防
中风发病前往往有许多先兆,比如,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看不清东西,面部或单侧肢体麻木、无力,说话不清楚,剧烈头痛等。一旦出现上述先兆,必须积极到医院求医,不可延误。
误区2:年轻不需担忧
中风并非中来年人的“专属”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被中风侵袭。年轻人患脑中风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、酗酒、吸烟、过度劳累、肥胖、高脂肪饮食外,还有代谢异常,心脏疾病,先天性疾病等因素。
误区3:瘦人不会得中风
与胖人相比较,瘦人得脑中风的几率相对低一些,但不可因此而放松警惕。因为瘦人也可以患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、血脂紊乱等疾病,这些都是引起脑中风的危险因素。
误区4:血压没问题,中风不用提
高血压容易患出血性中风,血压不高不就没有事啦?没有绝对的事,血压过低时,血管不能正常扩张,血液循环减少,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,有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。
误区5:中风治愈后很少复发
复发率高达25%,这是因为所谓中风治愈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,而某些中风事实上是一些内科疾病的合并症,只有将这些内科疾病有效控制,如高血压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肾脏疾病等,才能减少中风再发。
误区6:中风康复要靠“养”
静养不仅影响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恢复,而且很容易造成废用综合征。因此中风病人,只要病情稳定(一般在发病后3-5天),就应开始康复锻炼活动。